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点击数:306 | 发布时间:2025-08-05 | 来源:www.wxaom.com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青年数目降低,同时,年长人数目增加而出现老年人比率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基本上是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将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某区域或某国家是不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规范。国内老龄化进步迅速,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透露:2011年未来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进步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国内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图1显示了1982年到2011年国内65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1982年到2011年,国内老龄化态势飞速发展。比如,在1982年,国内老龄化人口及比率分别为4991万人、4.9%,在2002年,国内老龄化人口及比率分别为9377万人、7.3%,然而,在2011年,国内老龄化人口及比率分别为12288万人、9.1%。在30年间,增长率约为146.20%,平均增长率约为4.873%,非常明显,国内老龄总人口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1、农村与城市老龄化人口近况对比

    第一,从老龄人口数目上看,在每个年龄段中,农村老龄人口比城市老龄人口多。比如,在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89岁、90-94岁和95-99岁时,农村和城市的老龄人口分别为3309758人和1491823人、2365669人和1017491人、1851058人和868098人、1355747人和621766人、771285人和333147人、326641人和133128人、87601和36178人、18110人和7950人,农村老龄人口约为城市的2.2倍、2.36倍、2.13倍、2.18倍、2.32倍、2.45倍、2.42倍和2、28倍。从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上看,在每个年龄段中,总体来讲,农村老龄人口的比率要高于城市老龄人口比率。比如,70-74岁,农村和城市的老龄人口比率分别为18.35%和17.92%;85-89岁间,农村和城市的老龄人口比率分别为3.24%和2.95%。

    2、农村与城市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对比

    说明:劳动收入为居民劳动所得,养老金为离退休养老金,保险金为失业保险金,保障金为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收入为财产性收入,家庭供养为家庭其他成员给予的资助。)

    从图3可以得出:
    1.农村和城市老龄人口的劳动收入分别为4154038元、298361元,农村约为城市的14倍;2.农村与城市老龄人口的离退休养老金分别为463789元、2990182元,城市为农村的6.5倍;3.农村与城市老龄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分别为452284元、105310元,农村约为城市的4.3倍;4.农村与城市老龄人口的财产性收入分别为18879元、30788元,农村约为城市的0.613倍;5.农村与城市老龄人口从其他家庭成员获得的收入分别为4816425元、1011831元,农村约为城市的4.76倍。虽然农村老龄人口的总收入近况比城市的好,但,国内各区域经济进步的不均衡性、各区域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差异性与经济全球化冲击等条件,国内农村老龄人口的收入潜力降低,所以,为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各界应一同努力探索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渠道,尤其是国内西北区域。

    3、提升农村居民收入的手段

    在老龄化背景下,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原因不少,主要有:经济不均衡进步所致使的各区域生活质量、农村老龄化人口的身体素质、农村社保体系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农村老龄化人口从其他家庭成员获得收入的持续性、环境风险和物价风险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等。针对以上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手段有:

    (1)加强拟定与颁布差异化的政策与手段。国内有关部门应依据不同区域农村老龄化近况,科学与适当的给农村社保体系建设强大的资金支持,并对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状况进行按期审察、评估与修正,切实的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支农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除此之外,加大对建设和实行农村社保体系的有关职员进行一定量的监督与教育是很必要的。(2)为地方金融机构提供优待政策,扩大地方投筹资的范围。打造和培育多层次、多样化与综合性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调整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提升金筹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地方金融机构对农业支持的覆盖面。国内政府应当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快自己改革和革新,以适应农村经济进步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更广阔的筹资途径。(3)加强对趋于老龄化和老龄化的农村居民进行有关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打造农民就业和社会需要相衔接的体制与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就的推广和应用,看重示范效应和改变农村生产的水平和效益,逐步打造与健全农村与市场互动的信息服务体系互联网,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节奏。(4)加大农业保险的预防体制在农业收入方面有哪些用途。地方政府应当积极的主张和鼓励农民给我们的农作物买保险,当损失发生后,政府可以给已经买保的农户和保险机构一定量的补贴。(5)当地政府当令的、适合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农民可以将我们的储蓄投资于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应将筹资适当的投资于当地的实体经济。另外,一方面,政府可以打造农商品期权与农业风险基金帮助农民多途径的增加收入;其次,当地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老龄人将农忙过后的时间投入到当地民俗文化传播和民俗工艺品制作中去。比如,在农村打造手工艺品制作小团体,然后,按期集中回收与销售,如此,老大家可以通过闲暇获得一些额外收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国家人事网(https://www.zbxggc.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国家人事网微博

  • 国家人事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